瀏覽人次:
41044
北管樂
北管大約從十八世紀,由移民從福建帶來臺灣,經過了約三百年長時間的傳承,已落地生根於臺灣,與臺灣漢族社會生活有密切關係。早期(約1960年代以前)北管是在臺灣漢族社會中最常聽到的音樂之一;它具有多重社會功能,在許多活動與空間都可聽到北管,例如宗教儀式、廟會、踩街陣頭、節慶、婚喪喜慶、各類戲曲(歌子戲、布袋戲與傀儡戲等)的後場伴奏,以及北管館閣(或稱為曲館、子弟館)中的練習與排場清唱等休閒娛樂活動。北管音樂團體包括業餘性的子弟館與職業性的團體;相對於職業團體之以商業演出為目的,子弟館閣往往與社區有密切關係,於廟會節慶或與社友相關之婚喪喜慶場合參加演出時,均為服務和聯誼性質,而非商業性的表演。因之,館閣除了提供社交活動與休閒娛樂之外,在保存與傳承傳統音樂,以及以音樂服務宗教儀式與廟會節慶等方面,均扮演重要角色。
北管音樂的範圍龐大,可從廣義的北管音樂系統,和子弟館閣所傳承的北管兩方面來說;後者包括了器樂類的牌子與絃譜(譜),以及歌育類的戲曲與細曲,是北管的主要內容。廣義的北管音樂系統,包括前述四類,以及它們於其他樂種/劇種之應用,包括布袋戲、傀儡戲、歌子戲等之後場伴奏音樂、道教與釋教之後場音樂,以及遊行陣頭音樂中,例如鼓吹陣與大鼓陣等。
這種熱鬧高亢而富麗堂皇的鼓吹樂,廣泛使用於廟會、儀式、遊行陣頭音樂與婚喪喜慶中,可以說是臺灣漢族生活空間中最常聽到的聲音,也是一般人最常聽到的北管樂。其豐富的音響提供了廟會節慶不可少的熱鬧氣氛。牌子也用於一場展演或典禮、儀式等之開場,以其莊嚴性與豐富的音響,作為儀式開始的象徵,和展演開始的宣告,以吸收周遭的群眾來參與與欣賞。
然而鑼鼓樂是如何教/學的?首先要學唸「鼓詩」,就是以鑼、鼓與鈔等樂器聲音的擬聲字,來唱唸各種節奏型;這種節奏型是用「蕊」來計算。從「鼓詩」與「蕊」這兩個名詞,不難看出北管人對於鑼鼓樂之美的認同。
其次為絃譜,是絲竹合奏類音樂,即以絃樂器(包括擦奏式與撥奏式樂器)和吹奏類樂器的合奏。擦奏式樂器有提絃(殼子絃)和搭配用的和絃,二者均為二絃,椰殼製共鳴箱;撥奏式樂器有三絃、琵琶、雙清(秦琴)和抓箏(箏)等,另有槌擊式的洋琴。北管絲竹合奏的的樂隊,以提絃為領奏樂器,其編制具有彈性,因此上述琵琶、雙清、抓箏和洋琴等,可視情況選用。
歌樂方面,北管戲曲又稱為亂彈戲或子弟戲,前者指職業戲班搬演的北管戲,而後者係指業餘子弟搬演的北管戲;然而業餘或職業性質與展演的藝術性無必然關係。北管戲曲包括扮仙戲、古路戲(福路戲)與新路戲(西皮戲),扮仙戲為正戲演出前祝福用的儀式劇,古路戲與新路戲則與傳入臺灣的時間先後有關。
北管戲曲的唱腔曲調與加單聲辭的唱唸法相當具有特色;唱腔方面,古路戲唱腔以平板與流水為主,平板較為平鋪直敘,流水的感情較豐富而流暢。值得一提的是,古路戲唱腔完整保存於臺灣,是北管音樂的特色之一。新路戲的唱腔主要有西皮和二黃,二者與京劇中的西皮和二黃唱腔具同源關係。北管戲曲主要為板腔體音樂,使用多種固定節拍與自由節拍的板式。以古路戲為例,其自由板唱腔包括彩板、緊板、慢中緊與緊中慢;其中彩板僅有半句,然感情張力極強;慢中緊、緊中慢與緊板發展自同一基本主題,而在速度的緊度與各聲部間有不同程度的自由節拍與固定節拍的配置,產生情感強烈,又具多樣化的不同板式唱腔,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唱腔。
唱唸法方面,戲曲中的角色係依社會性別來劃分,而將演唱的聲口分為粗口與細口。粗口包括年長的男性與女性,如老生、花臉系列、老旦等,用本嗓敷唱;細口則為年青的女性與男性,如正旦、小旦與小生等,用小嗓敷唱。除了用嗓不同,產生不同的音色之外,為了適應個別之發聲,並加強角色刻劃,更在曲辭的字與字之間和句尾加單聲辭來演唱,其聲辭的選用,粗口用「啊」,細口用「咿」;這種因腳色類別而加上不同的單聲辭,所發展出象徵性的唱唸法,成為北管的一大特色。
另一種歌樂為細曲;「細」是細膩的意思,指其演唱技藝與曲情表現之細膩。細曲相當具有藝術性,係以絲竹樂伴奏獨唱,唱者執板演唱。細曲的來源可能與明清俗曲有關,尤其是其中的小牌類曲調,可溯自明清時期由俗曲所發展而來的曲牌。
北管樂主要使用五聲音階,然亦用七聲音階;以工尺譜記譜,其形式單純,一般只記骨譜(基本旋律),而留給演奏者詮釋的空間。因此在旋律樂器方面,演奏者依其詮釋與技藝,個別加上裝飾性旋律。
如今北管的四種樂曲仍完整地保存於臺灣,並且在各地的北管館閣代代相傳,更進入高等音樂教育體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傳統音樂學系中設有北管主修項目,結合現代教育教學設施,以栽培傳統音樂的新生代。此外,北管也提供臺灣西式音樂作曲家創作的啟發與素材,運用北管音樂於作品中,以顯示臺灣的特色與聲音;例如賴德和的《鄉音I─北管戲曲的聯想》(1995),與《野台高歌》(1998)(為馬林巴及三位擊樂助奏),以及潘皇龍的《普天樂管弦協奏曲》(2005/06)等。簡而言之,雖然受到現代化社會生活形態的改變與外來音樂的衝擊,北管音樂已走過其巔峰時期,然因北管是臺灣漢族社會不可缺的音樂之一,近年來在北管人、政府與社會,以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師生的努力下,北管正以其強軔的生命力和多樣化的面貌,豐富臺灣的社會生活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