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任教师 | |
姓名 | 简 秀珍 |
电子邮件 | jian265@yahoo.com.tw |
联络电话 | 02-2896-1000 分机3051、5060 |
学历 | 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影剧组艺术学士、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戏剧组文学硕士、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远东研究博士 |
专长 | 台湾戏剧及戏曲史、戏剧文本分析、戏剧理论与批评、传统表演在当代的存续 |
任教课程 | 研究指导、论文、口述历史、台湾戏剧概说、台湾戏剧专题研究、传统戏曲研究方法论、地方戏曲研究、台湾传统戏曲研究、戏剧剧本研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传统表演的理论与实际、中国戏曲理论专题、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台湾传统戏曲概论、记忆的蒐集与重现、田野资料的蒐集与写作(以上含曾任教课程) |
职称 | 专任教授兼系主任 |
联络电话 | 02-2896-1000 分机3051、5060 |
电子邮件 | jian265@yahoo.com.tw |
简介 |
---|
1991 年的夏天,被罗东福兰社壮盛的游行行列吸引,找到与他人、家乡对话的入口,结下与北管戏曲的不解之缘。1993 年完成硕士论文后,发愿要继续从北管戏曲的发展过程中, 找出其兴衰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次年很幸运考上教育部的公费留学奖学金,得以负笈巴黎, 有机会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表演,并观察当地如何引介各国的传统艺术。 2000 年夏天完成博士学位,入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任教,并兼传统艺术研究中心的执行秘书,在教学外,也负责专案。因执行国科会的「台湾老照片数码博物馆」,看到许多日本时代儿童表演的老照片,进而希望透过研究日治时期的戏剧活动,了解那个看似熟悉, 实则模糊的时代。另一方面,鑑于近年来在世的北管戏曲专业表演者越显珍希,访问、记录他们解说的北管表演文本,更显急迫,因而目前的研究主题除了分析北管戏曲的套语与叙事结构外,建立完整的演出本,以帮助传承,也是工作的重点之一。 2011 年来到传统音乐系专任,有机会听到更多交织的声响,也得以跟同事、学生学习陌生的事物,在系统建构出传统艺术的知识后,将其普及化是未来希望能够尽力之处。曾经在先人身边如空气一般自然的「传统艺术」,在当今资讯爆炸的时代中,显得陌生而疏离。如何让人放下成见,共体传统艺术的美好,是学术研究之外的社会实践。 |
国家 | 学校名称 | 系所 | 学位 |
---|---|---|---|
台湾 | 中国文化大学 | 戏剧系影剧组 | 艺术学士 |
台湾 | 中国文化大学 | 艺术研究所 | 硕士 |
法国 | 法国巴黎第七大学 | 远东研究所 (Etudes de l’Extrême-Orient) | 博士 |
年度 | 奖项名称 |
---|---|
2000 | 宜兰「仰山文教基金会」 奖助 |
1995 | 教育部公费留学硕士后留欧「戏剧理论」学门奖学金 |
1993 | 宜兰「仰山文教基金会」奖助 |
1993 | 「台湾史蹟源流研究会」征文比赛第四名 |
1992 | 「中华扶轮教育基金会」研究生奖学金 |
1988 | 「电影图书馆」(今国家电影资料馆)奖学金 |
‧论文指导
许书惠,2009,《从《水竹居主人日记》看日治时期常民生活中的演艺活动》,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吴彦德,2011,《从北管什音团看台湾传统音乐阵头的发展与传承》,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江建新,2012,《以京腔研究、演出环境、剧目剧本重探清代中叶花雅戏曲的发展》,台北艺术大学建筑与文化资产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慧芳,2012,《歌仔戏丑角陈胜在的表演艺术》,台北艺术大学建筑与文化资产研究所硕士论文。
叶宣贝,2012,《台湾乱弹戏演员彭绣静及其在《斩经堂》中的表演》,台北艺术大学传统音乐系硕士论文。
邱佳玉,2012,《台北市大龙峒保安宫家姓戏研究》,台北艺术大学建筑与文化资产研究所硕士论文。(与蔡欣欣教授共同指导)
赖玮君,2013,《「林冲夜奔」本事从小说到传奇、崑曲和北管戏曲的适应与演变》, 台北艺术大学传统音乐系硕士论文。
2012,〈观看、演练与实践--台湾在日本殖民时期的新式儿童戏剧〉,《戏剧学刊》15 期,页 7-48。
2011,〈北管婚变戏《三官(关)堂》抄本的口语传统套式运用与叙事结构〉,《戏剧研究》7 期,页 65-106。(THCI Core)
2010,〈台湾乱弹戏《打登州》中的地方特色〉,《戏剧学刊》11 期,页 195-225。
2009,〈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点看台湾北管戏曲的处境〉,《俞大纲先生百岁诞辰戏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传艺中心、台北艺术大学,页 478-499。
2008,〈太帄洋战争后台湾的新剧活动--以地方青年业馀演剧与中央指定演剧挺身队为讨论中心〉,《戏剧学刊》8 期,页 31-53。
2006,〈今时景致旧时情--谈「亦宛然」与「真快乐」的南管布袋戏演出〉,《美育》149 期,页 50-54。
2006,〈当乱弹变成「福路京剧」--固有风格与实验创新间的扞格〉,《戏剧学刊》4期,页 139-143。
2005,〈1910~1950 年西方表演形式戏剧在台湾的形成与发展--以宜兰地区为研究个案〉,《艺术评论》15 期,页 73-106。
2005,〈乱弹声腔戏曲文本的变化--以《清蒙古车王府》、《戏考》、北管剧本为比较对象〉,《戏剧学刊》2 期,页 85-115。
2005,〈环境、表演与审美--日治时期境外剧团在宜兰地区的演出〉,《文资学报》1期,页 21-65。
2005,〈开枝散叶,老根犹在:北管子弟团宜兰总兰社今昔〉,《传统艺术》55 期,页41-45。
1995,〈罗东福兰社与震安宫--日治时期北管戏曲社团与寺庙间的互动关系〉,《宜兰文献》16 期,页 88-102。
2011,Children's Theatre in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日本:大坂大学「近现代演剧研究会」,2011年2月27日。
2009,〈从《打登州》看台湾乱弹戏的地方特色〉,「2009 台湾戏曲节--台湾戏曲学术研讨会」,宜兰:宜兰县史馆,2009 年 8 月 30 日。
2007,〈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点看北管戏曲在台湾的传承〉,「纪念俞大纲先生百岁诞辰戏曲学术研讨会」,宜兰:传统艺术中心,2007 年 5 月 26 日。
2007,〈太帄洋战争后台湾的新剧活动--以青年业馀演剧与中央指定演剧挺身队为讨论中心〉,「抗战戏剧研讨会」,中国厦门,2007 年 7 月 7 日。
2012,〈三代家传,后场专才:北管艺术 张金土〉,《艺以人扬:101 年台北市传统艺术艺师奖专辑》,台北:台北市文化局,页 34-41。
2008,〈新一代的好子弟--记延乐轩演出《困河东》〉,刊于延乐轩《困河东》节目单,页 5-6。
2008,〈北管与「茂伯」的真实人生〉,刊于文建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网站, 2008年 10 月 9 日。
2008,〈文化资产介绍〉文案(儿童版),刊于文建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网站, 2008年 12 月。
2007,〈现今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的困难与危机〉,刊于文建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网站,2007 年 12 月 1 日。2007,〈教科文组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与方法〉,刊于文建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网站,2007 年 11 月 9 日。
2006,〈金枝演社的「胡撇仔」系列〉,刊于金枝演社《浮浪贡开花》节目单,页 3。
2006,〈风格多元的台湾布袋戏〉,《新竹艺文》(8 月),页 10-11。
2006,〈呷肉呷三层,看戏看乱弹〉,《新竹艺文》(6 月),页 13-14。
2006,〈台湾最流行的「人戏」--歌仔戏〉,《新竹艺文》(7 月),页 11-12。
2005,〈戏曲剧种的消失与新生〉,自由时报自由副刊,2005 年 1 月 3 日。
1996,〈「宜兰县北管人物志」之六:胡庆森先生〉,《宜兰文献》20 期,页 84-94。
1995,〈「宜兰县北管人物志」之三:林石发先生〉,《宜兰文献》15 期,页 49-57。
1995,〈「宜兰县北管人物志」之二:林松辉先生〉,《宜兰文献》14 期,页 75-83。
1995,〈「宜兰县北管人物志」之五:林溪泉先生〉,《宜兰文献》18 期,页 45-54。
1995,〈宜兰县北管人物志」之四:李三江先生〉,《宜兰文献》17 期,页 110-119。
1995,〈「宜兰县北管人物志」之一:游丙丁先生〉,《宜兰文献》13 期,页 46-52。
1995,关于台湾民间戏曲(北管、四帄戏、布袋戏等)的历史介绍与欣赏入门,《文化通讯》,文建会。
1994,〈北管戏曲的大观园--罗东福兰社〉,《兰阳民族艺术薪传录》(下),宜兰: 宜兰文化中心,页 16-30。
1993,〈罗东福兰社的起源与光复前的发展〉,《我的故乡》论文选,台湾史蹟源流研究会编印,页 107-134。1992,〈从「桃花过渡」到「义侠英雄传」--看歌仔戏的今昔之别〉,《民众日报》1992 年 5 月 29 日。
1992,〈「看戏看乱弹」--一场北管戏曲的演出〉,《民众日报》1992 年 5 月 29 日。
2005,〈从外台到内台的成功尝试〉,民生报,2005 年 2 月 2 日 A12 版。
2000,〈科学时代的悲剧--彼得〃布鲁克的《我是个奇人》〉,《表演艺术》86 期, 页 48-51。
1999,〈艺术家反映以色列〉,《表演艺术》79 期,页 89-91。
1999,〈戏剧在生命的轨道上运行--意大利导演乔卲欧〄史泰勒〉,《表演艺术》78期,页 70-75。
1999,〈发掘民间戏剧的生命力--史泰勒的《两主之仆》〉,《表演艺术》78 期,页72-75。
1999,〈古典戏剧的现代精神--看戴克伦〄东内伦执导的《熙德》〉,《表演艺术》81 期,页 60-62。
1998,〈龙飞凤舞隆河畔--亚维侬艺术节节目速写〉,《表演艺术》67 期,页 22-25。
1998,〈冲撞生命,迸击火花--法国当代编舞家玛姬〄玛汉舞作「可能今天吧!」〉,《表演艺术》66 期,页 90-93。
1998,〈实验丰富的剧场技术--魁北克导演侯贝〄勒巴居〉,《表演艺术》69 期,页22-25。
1998,〈置身《激变后的残局》--法国编舞家普雷祖卡新作〉,《表演艺术》72 期, 页 63-66。
1998,〈当西方遇见东方--记巴黎「想像」艺术节中印度历史舞剧的演出〉,《表演艺术》67 期,页 66-69。
1998,〈媒体艺术家还是科技怪物?看日本「蠢货」剧团〉,《表演艺术》65 期,页 46-48。
1998,〈喝一碗舞蹈浓汤--谈卡洛琳〄卡尔森的《内-外》〉,《表演艺术》68 期, 页 52-55。
1998,〈偶戏也可以很政治!--看南非「妙手生春」偶戏团的《乌布与犯罪真相》〉,《表演艺术》77 期,页 76-79。
1998,〈彼得布鲁克的《人》在巴黎〉,《表演艺术》64 期,页 79-81。
1998,〈作戏倥,看戏憨--法国夏隆市第十二届街头艺人艺术节〉,《表演艺术》70期,页 84-87。
1998,〈向本土取经--对「艺术节」的一些想法〉,《表演艺术》70 期,页 41-43。
1998,〈各国戏剧奖报导,法国〉,《表演艺术》76 期,页 40-41。
1998,〈吃颗糖衣药丸吧!看《绝不付帐》〉,《表演艺术》71 期,页 61-63。
2008-2009,《从表演活动看日本文化如何渗入殖民地台湾(I)》(97-2410-H-119-002-)。
2007-2008,《台湾日治时期皇民化运动下的戏剧活动(II)》(96-2411-H-119-002-)。
2006-2007,《台湾日治时期皇民化运动下的戏剧活动(I)》 (95-2411-H-119-005-)。
2005-2006,《日治时期台湾青年团戏剧活动的史料建构与研究》(94-2411-H-119-001-)。
2003-2005,《日治时期台湾儿童表演活动之研究》(NSC-92-2411-H-119-003-)。
2002-2003,国科会《台湾视觉记忆数码典藏--台北艺大所藏图像资料元素分析与分类架构再开发》(NSC-91-2422-H-119-112)。
‧其他计画
2012/10/1~ 2012/7/31,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宜兰总兰社历史撰述计画》。
2011/7/6~ 2011/12/25,台湾音乐中心,《布袋戏后场乐师朱清松生命经验及技艺保存计画》。
2010/09-12,〈戏剧、历史记忆与当代诠释〉,教育部【全球化下的台湾文史艺术】99年度「台湾文史基础图书建置计画」。
‧校外演讲
2012/9/11, 新庄扶轮社演讲, 《在生活中发现台湾传统戏曲的踪迹》,台北:国际饭店。
2013/9/22, 文化守护员训练, 《从罗东福兰社看地方、民众与传统表演艺术》,罗东:信义社区活动中心。
许书惠,2009,《从《水竹居主人日记》看日治时期常民生活中的演艺活动》,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吴彦德,2011,《从北管什音团看台湾传统音乐阵头的发展与传承》,台北艺术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江建新,2012,《以京腔研究、演出环境、剧目剧本重探清代中叶花雅戏曲的发展》,台北艺术大学建筑与文化资产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慧芳,2012,《歌仔戏丑角陈胜在的表演艺术》,台北艺术大学建筑与文化资产研究所硕士论文。
叶宣贝,2012,《台湾乱弹戏演员彭绣静及其在《斩经堂》中的表演》,台北艺术大学传统音乐系硕士论文。
邱佳玉,2012,《台北市大龙峒保安宫家姓戏研究》,台北艺术大学建筑与文化资产研究所硕士论文。(与蔡欣欣教授共同指导)
赖玮君,2013,《「林冲夜奔」本事从小说到传奇、崑曲和北管戏曲的适应与演变》, 台北艺术大学传统音乐系硕士论文。
- 期刊论文(以下均有审查)
2012,〈观看、演练与实践--台湾在日本殖民时期的新式儿童戏剧〉,《戏剧学刊》15 期,页 7-48。
2011,〈北管婚变戏《三官(关)堂》抄本的口语传统套式运用与叙事结构〉,《戏剧研究》7 期,页 65-106。(THCI Core)
2010,〈台湾乱弹戏《打登州》中的地方特色〉,《戏剧学刊》11 期,页 195-225。
2009,〈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点看台湾北管戏曲的处境〉,《俞大纲先生百岁诞辰戏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传艺中心、台北艺术大学,页 478-499。
2008,〈太帄洋战争后台湾的新剧活动--以地方青年业馀演剧与中央指定演剧挺身队为讨论中心〉,《戏剧学刊》8 期,页 31-53。
2006,〈今时景致旧时情--谈「亦宛然」与「真快乐」的南管布袋戏演出〉,《美育》149 期,页 50-54。
2006,〈当乱弹变成「福路京剧」--固有风格与实验创新间的扞格〉,《戏剧学刊》4期,页 139-143。
2005,〈1910~1950 年西方表演形式戏剧在台湾的形成与发展--以宜兰地区为研究个案〉,《艺术评论》15 期,页 73-106。
2005,〈乱弹声腔戏曲文本的变化--以《清蒙古车王府》、《戏考》、北管剧本为比较对象〉,《戏剧学刊》2 期,页 85-115。
2005,〈环境、表演与审美--日治时期境外剧团在宜兰地区的演出〉,《文资学报》1期,页 21-65。
2005,〈开枝散叶,老根犹在:北管子弟团宜兰总兰社今昔〉,《传统艺术》55 期,页41-45。
1995,〈罗东福兰社与震安宫--日治时期北管戏曲社团与寺庙间的互动关系〉,《宜兰文献》16 期,页 88-102。
- 研讨会论文
2011,Children's Theatre in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zation,日本:大坂大学「近现代演剧研究会」,2011年2月27日。
2009,〈从《打登州》看台湾乱弹戏的地方特色〉,「2009 台湾戏曲节--台湾戏曲学术研讨会」,宜兰:宜兰县史馆,2009 年 8 月 30 日。
2007,〈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点看北管戏曲在台湾的传承〉,「纪念俞大纲先生百岁诞辰戏曲学术研讨会」,宜兰:传统艺术中心,2007 年 5 月 26 日。
2007,〈太帄洋战争后台湾的新剧活动--以青年业馀演剧与中央指定演剧挺身队为讨论中心〉,「抗战戏剧研讨会」,中国厦门,2007 年 7 月 7 日。
- 与传统戏曲相关文章
2012,〈三代家传,后场专才:北管艺术 张金土〉,《艺以人扬:101 年台北市传统艺术艺师奖专辑》,台北:台北市文化局,页 34-41。
2008,〈新一代的好子弟--记延乐轩演出《困河东》〉,刊于延乐轩《困河东》节目单,页 5-6。
2008,〈北管与「茂伯」的真实人生〉,刊于文建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网站, 2008年 10 月 9 日。
2008,〈文化资产介绍〉文案(儿童版),刊于文建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网站, 2008年 12 月。
2007,〈现今台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的困难与危机〉,刊于文建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网站,2007 年 12 月 1 日。2007,〈教科文组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与方法〉,刊于文建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网站,2007 年 11 月 9 日。
2006,〈金枝演社的「胡撇仔」系列〉,刊于金枝演社《浮浪贡开花》节目单,页 3。
2006,〈风格多元的台湾布袋戏〉,《新竹艺文》(8 月),页 10-11。
2006,〈呷肉呷三层,看戏看乱弹〉,《新竹艺文》(6 月),页 13-14。
2006,〈台湾最流行的「人戏」--歌仔戏〉,《新竹艺文》(7 月),页 11-12。
2005,〈戏曲剧种的消失与新生〉,自由时报自由副刊,2005 年 1 月 3 日。
1996,〈「宜兰县北管人物志」之六:胡庆森先生〉,《宜兰文献》20 期,页 84-94。
1995,〈「宜兰县北管人物志」之三:林石发先生〉,《宜兰文献》15 期,页 49-57。
1995,〈「宜兰县北管人物志」之二:林松辉先生〉,《宜兰文献》14 期,页 75-83。
1995,〈「宜兰县北管人物志」之五:林溪泉先生〉,《宜兰文献》18 期,页 45-54。
1995,〈宜兰县北管人物志」之四:李三江先生〉,《宜兰文献》17 期,页 110-119。
1995,〈「宜兰县北管人物志」之一:游丙丁先生〉,《宜兰文献》13 期,页 46-52。
1995,关于台湾民间戏曲(北管、四帄戏、布袋戏等)的历史介绍与欣赏入门,《文化通讯》,文建会。
1994,〈北管戏曲的大观园--罗东福兰社〉,《兰阳民族艺术薪传录》(下),宜兰: 宜兰文化中心,页 16-30。
1993,〈罗东福兰社的起源与光复前的发展〉,《我的故乡》论文选,台湾史蹟源流研究会编印,页 107-134。1992,〈从「桃花过渡」到「义侠英雄传」--看歌仔戏的今昔之别〉,《民众日报》1992 年 5 月 29 日。
1992,〈「看戏看乱弹」--一场北管戏曲的演出〉,《民众日报》1992 年 5 月 29 日。
- 表演评论与介绍
2005,〈从外台到内台的成功尝试〉,民生报,2005 年 2 月 2 日 A12 版。
2000,〈科学时代的悲剧--彼得〃布鲁克的《我是个奇人》〉,《表演艺术》86 期, 页 48-51。
1999,〈艺术家反映以色列〉,《表演艺术》79 期,页 89-91。
1999,〈戏剧在生命的轨道上运行--意大利导演乔卲欧〄史泰勒〉,《表演艺术》78期,页 70-75。
1999,〈发掘民间戏剧的生命力--史泰勒的《两主之仆》〉,《表演艺术》78 期,页72-75。
1999,〈古典戏剧的现代精神--看戴克伦〄东内伦执导的《熙德》〉,《表演艺术》81 期,页 60-62。
1998,〈龙飞凤舞隆河畔--亚维侬艺术节节目速写〉,《表演艺术》67 期,页 22-25。
1998,〈冲撞生命,迸击火花--法国当代编舞家玛姬〄玛汉舞作「可能今天吧!」〉,《表演艺术》66 期,页 90-93。
1998,〈实验丰富的剧场技术--魁北克导演侯贝〄勒巴居〉,《表演艺术》69 期,页22-25。
1998,〈置身《激变后的残局》--法国编舞家普雷祖卡新作〉,《表演艺术》72 期, 页 63-66。
1998,〈当西方遇见东方--记巴黎「想像」艺术节中印度历史舞剧的演出〉,《表演艺术》67 期,页 66-69。
1998,〈媒体艺术家还是科技怪物?看日本「蠢货」剧团〉,《表演艺术》65 期,页 46-48。
1998,〈喝一碗舞蹈浓汤--谈卡洛琳〄卡尔森的《内-外》〉,《表演艺术》68 期, 页 52-55。
1998,〈偶戏也可以很政治!--看南非「妙手生春」偶戏团的《乌布与犯罪真相》〉,《表演艺术》77 期,页 76-79。
1998,〈彼得布鲁克的《人》在巴黎〉,《表演艺术》64 期,页 79-81。
1998,〈作戏倥,看戏憨--法国夏隆市第十二届街头艺人艺术节〉,《表演艺术》70期,页 84-87。
1998,〈向本土取经--对「艺术节」的一些想法〉,《表演艺术》70 期,页 41-43。
1998,〈各国戏剧奖报导,法国〉,《表演艺术》76 期,页 40-41。
1998,〈吃颗糖衣药丸吧!看《绝不付帐》〉,《表演艺术》71 期,页 61-63。
- 国科会研究计画 研究计画(担任主持人者)
2008-2009,《从表演活动看日本文化如何渗入殖民地台湾(I)》(97-2410-H-119-002-)。
2007-2008,《台湾日治时期皇民化运动下的戏剧活动(II)》(96-2411-H-119-002-)。
2006-2007,《台湾日治时期皇民化运动下的戏剧活动(I)》 (95-2411-H-119-005-)。
2005-2006,《日治时期台湾青年团戏剧活动的史料建构与研究》(94-2411-H-119-001-)。
2003-2005,《日治时期台湾儿童表演活动之研究》(NSC-92-2411-H-119-003-)。
2002-2003,国科会《台湾视觉记忆数码典藏--台北艺大所藏图像资料元素分析与分类架构再开发》(NSC-91-2422-H-119-112)。
‧其他计画
2012/10/1~ 2012/7/31,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宜兰总兰社历史撰述计画》。
2011/7/6~ 2011/12/25,台湾音乐中心,《布袋戏后场乐师朱清松生命经验及技艺保存计画》。
2010/09-12,〈戏剧、历史记忆与当代诠释〉,教育部【全球化下的台湾文史艺术】99年度「台湾文史基础图书建置计画」。
‧校外演讲
2012/9/11, 新庄扶轮社演讲, 《在生活中发现台湾传统戏曲的踪迹》,台北:国际饭店。
2013/9/22, 文化守护员训练, 《从罗东福兰社看地方、民众与传统表演艺术》,罗东:信义社区活动中心。
服务机关名称 | 单位 | 职务 |
---|---|---|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 传统音乐学系 | 专任副教授 |
文化部 | 分级表演团队补助戏曲组 | 审查委员 |
台北市政府 | 文化资产审议委员 | |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 传统艺术研究所 | 专任助理教授、专任副教授 |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 传统艺术研究中心 | 执行秘书 |
国立阳明大学 | 通识中心 | 兼任副教授 |
国立台湾艺术大学 | 表演艺术研究所 | 兼任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