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人次:
30949
南管乐
南管音乐 / 林珀姬
南管音乐,在泉、厦地方,称为「南音」,东南亚地区则称「南乐」;它盛行于闽南语系的地区,包括泉州、厦门等地,大约在明代以后传入台湾,并由侨胞传至东南亚地区的侨社。其唱唸法犹存古风,字音以泉州乡音为主,故亦称「泉州絃管」。它的演奏方式,保存唐代大曲坐部演奏的遗制,演奏时以上四管为主,称为「箫管」,若「上四管」与「下四管」,加上「嗳仔」一起演奏,就称为「十音」。
南管演唱时,歌者执拍,以制乐节,保存汉代相和歌遗风;乐器型制,如琵琶、二絃、洞箫等,亦取唐宋旧制;乐曲名称也沿用历代词牌或曲牌等。因此,不少音乐学者认为南管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而此活传统的南管音乐,在台湾仍然以传统口传方式继续在台湾流传,与中国泉厦地区的南音唱奏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性。
南管音乐美学,具有中国文人与道家的审美观,音乐从「礼」出,「五行」与「阴阳」的观念,在「合乐」中显现,如上四管的配置,箫(1)、二絃(2)、三絃(3)、琵琶(4)、拍(5),以顺时钟方向为坐序,琵琶与三絃的颗粒状音响为「阳刚」,箫与二絃的线状线条为「阴柔」,二者音色的调配为阴阳互补;下四管与上四管合奏时,采用「金木相克」原理,故金声(如双钟、叫锣、响盏)与木声(拍、四块、木鱼)是交替出现。音乐的呈现并非注重个人的演奏技巧,而是所有乐器在一起演奏时所产生的默契--「和」,琵琶主奏,三絃如影随形;箫为领奏,二絃弥补其气息之不足,皆不能逾越。
南管音乐美学,具有中国文人与道家的审美观,音乐从「礼」出,「五行」与「阴阳」的观念,在「合乐」中显现,如上四管的配置,箫(1)、二絃(2)、三絃(3)、琵琶(4)、拍(5),以顺时钟方向为坐序,琵琶与三絃的颗粒状音响为「阳刚」,箫与二絃的线状线条为「阴柔」,二者音色的调配为阴阳互补;下四管与上四管合奏时,采用「金木相克」原理,故金声(如双钟、叫锣、响盏)与木声(拍、四块、木鱼)是交替出现。音乐的呈现并非注重个人的演奏技巧,而是所有乐器在一起演奏时所产生的默契--「和」,琵琶主奏,三絃如影随形;箫为领奏,二絃弥补其气息之不足,皆不能逾越。
南管乐器
1.拍:以五片长形木块制成,演奏时由演唱者执拍,在每个拍位上击出声响,以控制乐曲速度。
1.拍:以五片长形木块制成,演奏时由演唱者执拍,在每个拍位上击出声响,以控制乐曲速度。
2.琵琶:南管琵琶为唐宋旧制的曲项琵琶,四相十品,演奏时采横抱姿势,定音为:工、士、下、工(2、5、6、2),为南管音乐的主奏乐器。
3.三絃:音箱双面蒙蟒皮,琴杆无琴格,定音为下、工、一(6、2、6),弹奏指法与琵琶相同,其音响与琵琶形成高低八度关系。
4.二絃:琴杆为竹制,取材有严格的规定,一般为十三节,共鸣箱以林头树头制造,絃轸方向与奚琴同,与内外絃同侧,使用丝絃,定音为士、工(5、2),采用软弓。
5.箫:箫材以取自竹根部往上,长度为唐制一尺八寸、十目九节为正格,筒音为「工」(2)。
6.响盏:于小竹框内置一小锣,以小纸槌击之,除逢拍位休止(金木相克)外,其馀节奏皆与琵琶相同。
7.四块:又称「四宝」,演奏时,左右手各执二片,琵琶捻声时,利用腕力的快速震动出声相呼应,拍位时左右手必须同时两片互击,馀则随琵琶节奏音形,双手互击出声。
8.双音:又称「双钟、双铃」,在乐曲中只打撩不打拍。
9.叫锣:由一个小锣与木鱼组成,小锣多打在后半拍,与响盏对打,木鱼落在拍位上。
10.嗳仔:南管乐器中的小唢呐,又称「玉嗳」,用于十音合奏,其演奏不以大声取胜,要有如唱曲般的柔软音响。
南管音乐的内容可分为指、曲、谱,「指」与「曲」皆是带有辞的乐曲,但「指」以器乐演奏为主,不唱,不过学习时须透过辞的背诵学习;曲则是南管音乐活动中的最主要部份;「谱」是纯器乐曲。南管音乐的活动称为「整絃」,一般演奏有一定的顺序,分别为起指、落曲、煞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