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怎么跟国际化有关联?

传统并非一成不变的古板,亦非遥不可及的橱窗化石。深耕在地传统,往往是连结世界最好的跳板。

从自身传统音乐  衔接世界舞台
相较于一般的音乐系或国乐系,传统音乐学系的学生们,更有优势带着自己的声音与文化,再加上跨领域、跨文化的学习视野,行走于世界各地,被全球化下的世界看见。

多重音乐专长  多元技艺  跨文化跨界斜槓能力
传统音乐系的学生除了具有独特的音乐专长之外,基于传统音乐的许多特性,包括多元的演奏技艺、即兴能力的养成,再加上跨文化的音乐学习,无形中具备多元音乐能力,日后或从事各场合传统音乐专业展演,或结合第二专长往其他领域发展,具有宽广的应用和发挥的优势,包括教学、编创配乐、策展、行政或结合科技、乐龄教学活动,甚至应用于音乐治疗等。

多国音乐大师班  扩大音乐视野&世界观
前述跨文化的学习,本系定期或不定期开设有印尼(中爪哇与巴里岛)的甘美朗、日本筝、印度塔布拉鼓,还有韩国、越南、泰国、缅甸音乐,以及中南美洲钢鼓乐队等各种课程或密集式工作坊,学生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扩展其音乐视野。

原理相通  触类旁通  全方位技术养成
这些优势,来自传统音乐的学习精神。例如琵琶的古今中外涉猎精神,扩及各种弹拨乐器的视野。

而南北管的多种乐器学习,表面上看起来学习内容庞大,然而由于乐种各类乐器技艺的门槛高低不一,不若西式乐器,因此学生得以追求广度的学习成效。事实上本系自成立以来,学生以其原已学过的乐器,触类旁通,均能按部就班达成全方位的技艺能力,不仅如此,还能把握国际大师班各种机会,学习各国的乐器。

掌握传统  走向现代  架构中再创作能力
除此之外,另外传统音乐的生态,演奏者即创作者,与西方的作曲家与演奏者分离的情况大不相同。因此掌握了一定的演奏知识与技能,音乐的创编能力应运而生,于各类乐种/剧种的音乐设计,很能发挥所学。

读谱「天书」硬实力  朗朗上口「工尺谱」 加花演奏有风格
本系很酷的一项学习内容是被形容如「天书」,实际上却不难掌握、可以朗朗上口的「工尺谱」,是一种从元明以来,以文字符号记录的乐谱,本系的工尺谱视唱课程便是训练学生阅读唱唸这种独特的「天书」。

透过这种特殊的乐谱,学生习得乐曲的基本旋律,于唱奏时再学习旋律的诠释装饰法,也因此无形中培养即兴加花的诠释与实践能力。